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创办于1958年,在陶敏、康咏秋、李一飞等资深学者及已故彭建明教授等前辈的精心建设下,人才培养实现了由专科到本科再到硕士的跨越式发展。198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8年起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四个二级学科先后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被确定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支撑学科,2010年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中国古代文学为湖南省“十五”、“十一五”规划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2004年被确定为湖南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方言与民俗文化”2010年被确定为湖南省社科研究基地,汉语言文学专业2008年被评为湖南省特色优势专业。 经过五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本学科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四个比较稳定,有一定特色与优势的研究方向。其中中国古代文学方向尤为突出,已在宋诗学史、唐代笔记辑校、唐宋馆驿制度与文学关系、明清戏曲与民俗、楚辞等课题研究上产生了较多的成果和较大的反响;汉语言文字学方向科研队伍学术潜力较大,学术根基扎实,已在湘南濒危土话抢救性研究、古代汉语疑难词语考释、修辞学思想史研究等领域取得了系列成果;文艺学方向科研队伍注重田野调查与地方特色,已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南方少数民族民间“田野文本”研究、文学人类学中国化研究等领域有所突破;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科研队伍紧跟学术前沿,在现代性与百年中国文学思潮、现代性与文学湘军等领域的研究较有成绩。
本学科拥有在岗教授19人,博士23人,另有在读博士6人,初步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授、博士为主体与骨干的学术队伍。近5年来,在中华书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等出版学术著作38部;发表学术论文506篇,其中《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中国史研究》、《中国语文》、《民族文学研究》等国家权威期刊发表20余篇;主持各类科研项目10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9项,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6项,科研经费累积达353.3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183.9万元;获省部级科研奖励5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励3项。 目前在校研究生148人,生源稳定,培育质量较高;主持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项;获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学风浓厚,有12人考上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博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前景较好,多数在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