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评论】莫让经典染尘埃

   
    把上周借的《官场现形记》还回去,带着几分抹不开的羞愧逃似的跑出图书馆。晚上翻新闻,偏巧看到一篇《图书馆借阅前十无名著,学生追捧玄幻小说》的报道,想起至今未读完的《官场现形记》,脸上如同被甩了巴掌,火辣辣的直疼。


    除四大名著几部经典,对于其他的中外名著,我基本上没什么好感。虽说中国古代文学博深睿智,却以文言、半文言为主,枯涩难懂。初读或许还怀有几许对古卷书香的敬畏热情,往往未翻上几页,就被泼上一头雾水。虽说国外名著生动多变,却由于文化差异,冗长的人名和复杂难理的人物关系,更加让人头大。种种因素,或多或少地破事当代人寻求一些易懂的书籍来“浅阅读”。


    “浅阅读”是汉字简化,白话普及化,教育义务化,阅读平民化的必然。男性读者爱看武打金庸和时事类书籍,女性读者偏爱言情小说和时尚类杂志,年轻人追捧玄幻小说,老年人爱钻研养生类书籍。谈到大学生,大多数人认为,这些高精尖的未来栋梁必定进行一些深奥的学术研究。然而,图书馆借阅前十皆玄幻言情,“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四大名著无一幸免的现实,无疑又给我们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何以“浅阅读”演变成“肤浅阅读”?


    首先,大众传媒的多样和快捷引发了信息的大爆炸,进而造成了文学的边缘化和读书方式的巨大变化。学生“低头一族”的壮大,“电脑控”,(、)“小说迷”的蜂涌,都为玄幻、言情等文字提供了沃土。“最近在看什么?”“小说”“小说”,现已成为一个模棱两可的概念:玄幻、言情、同人之流都是小说;那真正的“小说”如《红楼梦》《官场现形记》,叫什么?老古董?还是迂腐?


    功利社会造就肤浅阅读。“除非这本书对我意义重大,不然我不会花大量时间在它上面”“名著没有什么实际生活帮助”……说到功利,先言教育,即“仕途经济”。不知是功利推动了商业教育,还是教育追逐功利。其中纠葛,确实难以理清。看校外书店,让人眼花的各类英语四级试题、考研秘籍,却使名著经典无处立足。教育的失误,盲目追求升学率和高分,造成了一代又一代对阅读的流离,社会风气不纯正,扭曲了学子对于心境世界的追求,并产生“一切向钱看”的荒唐心理。


     此外,学生的心理对阅读具有绝对的支配作用。大学生时间充裕,虽说有时间进行大量阅读,却不容乐观。当下生活节奏加快,大学生承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三重压力以及有形无形的残酷竞争,自然渴望心灵的刺激和精神的麻痹,甚至以惰性的心理来逆反。《盗墓笔记》《鬼吹灯》《坏蛋是怎样练成的》等书恰恰满足了迷茫期学生的英雄情节和心理诉求。因此,浅阅读趋势日益明显,并向娱乐化、浅层化、快餐化疯狂转变,而逐渐向肤浅阅读靠拢。


    信息大爆炸,读者遵循本能,弃苦从甜,进行碎片化、功利化的浅阅读,摒弃充满求知和求索的艰苦的深阅读。


    “经典是对过去的关照,对未来的预见,它是多种知识的浸润,能够造就健全的人格。”亲近经典,接受文化的滋养,莫让经典染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