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评论】 “莫言热”还需冷思考

 
    
梦想,从来都属于勇敢的人。这个朝夕迁变的社会也需要勇敢的人。从莫言到李安,上神九下蛟龙,由十八大会场到军训田径场,无数鲜活的梦想在寂静苍辽的夜空被勇敢的人用目光点亮。十八而志,越来越多勇敢的人在我们的身边笃定前行,梦想交汇,言语碰撞,与时代的脉搏共振。

 

 

“莫言热”还需冷思考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中国作家莫言,他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据百度搜索风云榜的数据,“莫言”的搜索量在一周之内涨了近40倍,除了登上七日关注排行榜的第一位,在时事热点和热门搜索等多项排行榜中也都名列前茅。于是莫言秘密且久无人迹的故居火了,家里的萝卜被拔光了,各地书店的莫言作品被一扫而光,直至断货。此外,莫言的作品被选入中学教材,莫言作品的影视改编权成为各方追逐的焦点。“莫言热”愈演愈烈。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市场上出现了莫言作品一书难求的局面,在很多书店,莫言的作品受到市民抢购。“莫言热”持续升温,不但书店缺货、图书馆热门,甚至连旧书摊上都上演“淘书大战”。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中国作家莫言,使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中国文学上,扩大了汉语言文学的影响,也刺激了国民的文学神经,可喜可贺!可是,许多事情在经历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时段过后,还是需要有人在一旁说一些冷静的话,比如奥运会的圣火缓缓熄灭以后,我们是否应该仔细的思忖一下,热闹过后,我们怎样才能在日常的生活中把奥运精神坚持下去,把全民健身搞得更好,让我们整体的国民身体和精神的健康持续进步。

 


   就在这作品热销的欣喜之余,我们却发现国人的阅读率并不高,仅仅只有53.9%。人们对于中国文学的认识还有待商榷。莫言书籍的畅销并不可以代表我国国人的阅读量有所增加。据统计,韩国的人均阅读量为11本,法国为12本,日本40本,以色列60本,而我国的人均阅读量仅为4.3本,我国是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希望国人在“消费”莫言的同时,能静下心来,更多地关注中国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静心阅读,从而开阔视野,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莫言热”逐渐成为人民大众对莫言的过度追捧,是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社会热点的从众行为。实际上,作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的莫言,早已是享誉文坛的当代小说家。自八十年代初他便开始创作,已陆续发表了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等数十篇,并获得了包括茅盾文学奖等在内的诸多国内外奖项,其中许多重要作品都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出版,所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前后的巨大变化并非只是偶然现象,但是我们不应该把“莫言热”附上浮躁的色彩。现如今,制造一个与莫言有关的名词,就会迅速走红,创造一个与莫言有关的产品,市值会直线上升,虽然莫言选择了远离公众的视线,但整个社会仍在“消费”着莫言。


   对此我想呼吁,市场行为可以有,但别太走样变形。还诺贝尔文学奖和莫言一个清白,一个单纯,一个好口碑,一个好作家,比“消费”莫言更能够产生正能量。我们需要做的是,潜下心来,读一读莫言作品中的人本价值、人性主义,找一找我们内心深处的“寻根”灵魂,反思一下莫言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以及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而非无休无止地消费莫言。

 


   有人说,文学是一个民族的土壤和河流。平时人们都去欣赏土壤上长出来的粮食和鲜花,去赞美河流当中荡起的浪花,却没有去注意,如果没有深厚的土壤给予我们的养分,没有源远流长的河流给予我们历史和心灵的资源,我们就会没有底气和方向。文学家是一个社会的良心,他的所思所想,他的忧患和歌咏,他的痛楚和喜悦,能够深深地影响读者的心灵,而我们却一味地看到笼罩在莫言身上的光环,更没有真正的去体会莫言作品的真谛。

 
   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一定与屈原、李白、苏轼有关,一定与《诗经》有关,一定与唐诗宋词有关,一定与《红楼梦》有关。尽管今天我们身处极速发展的时代,但是,如果我们越来越疏于阅读,远离文学,我们的心灵就会变得越来越枯燥空虚,我们的发展就会越来越受局限
莫言得奖,全民关注,这本身也说明,其实在我们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对文学的渴求,其实也就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渴求。

 


   但是我们不能局限于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因为莫言是中国人,因为中国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去关注莫言的作品,不能把这种民族自豪感发展为我们追捧莫言的根源。我们应该从心灵出发,让文学真正的走进自己的心里。


   “莫言热”是一种正能量,把这种正能量引入阅读,从而拯救日益陷入浅阅读、碎片阅读的人群,在使严肃读物大众化、便利化的同时,推动全民阅读的普及。


   莫言下的冷思考,让我们重视阅读,静心品味中国文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