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精彩首页> 学院新闻

【文韵启攸行,华声铸梦程】攸水漾文脉,文物“语”童心

18e7e521f5eb4ad9b29b6bd578d50739.png

为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青少年对普通话及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7月12日上午,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文韵启攸行,华声铸梦程”推普志愿服务团在株洲攸县石羊塘镇儿童之家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通话推广之文物会说话”主题语文课,将古老文物与普通话推广巧妙融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文化与语言的盛宴。

5c6ca9a50f544e92a5c68a37c0a6050d.png 

课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拉开序幕。志愿者邓雨茜将二年级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组分发一张精选的文物图片,引导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描述文物的外形特征。“它像一条龙,还像字母C!”第四组的夏子茹兴奋地抢答道,她手中的是新石器时代玉龙图片,这一红山文化的标志性瑰宝瞬间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c3a2dc3409aa44e99f32b5a39908c9d6.png  

随后,其他小组的同学也纷纷展示了自己的发现,从商代晚期的青铜礼器四羊方尊到同朝代的后母戊鼎,每一件文物都成为了孩子们探索历史的窗口。邓雨茜对孩子们的积极回答给予了高度赞许,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这些文物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让孩子们在聆听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

bf544ce479334a838809468a0b908b6f.png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记忆文物的名称与读音,邓雨茜创新性地引入了“文物蹲”游戏。游戏中,孩子们模仿文物的姿态,用普通话准确喊出文物的名称,欢声笑语中,文物的名称与读法悄然印入孩子们的心田。紧接着,邓雨茜老师又带领孩子们练习文物绕口令,朗朗上口的绕口令在教室里回荡,“商代方尊站四方,四只羊头探出墙……”文皓婷的流利展示赢得了阵阵掌声,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口齿清晰度,更激发了他们对普通话学习的热情。

6419c8a84eb84773911c1e5c951dc014.png 

课程的高潮部分,邓雨茜鼓励孩子们拿起纸笔,化身为小小文物解说员,撰写一段属于自己的文物解说词。在熟悉了解说词的基本要求后,孩子们纷纷挥毫泼墨,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融入笔端。一张张纸上跃动的文字,不仅展现了孩子们出色的写作能力,更透露出他们对文物背后故事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此次课堂不仅是一次推广普通话的实践,更是一场文化的传承与接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积淀的瑰宝,虽静默于历史长河之中,却期盼着新一代青年去发掘、去感悟。文物,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与文化的载体,引领着孩子们穿越时空,触摸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与文化,让传统文化在一代代青年人手中薪火相传、连绵不断。

图/刘鑫慧

文/莫佳文 谢欣妍

一审/赵华

二审/罗振军

三审/曾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