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中文系与湘潭市雨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共话卓越教师培育 ——2025版师范人才培养方案聚焦实践创新
时间:2025-03-17 12:35:00 访问量:
2025年3月14日,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与湘潭市雨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共同举办了题为“卓越教师培育与师范教育发展”的专题座谈会。雨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书记、中学语文教研员王璨应邀出席了本次座谈会。与会者包括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罗振军、学科语文硕士点负责人李学、中文系副主任韩家俊、语文课程论教研室主任谢东、实习带队老师代表王超,以及青年教师代表。此次会议围绕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共同探讨了新时代师范教育改革的路径。
实践课程改革:构建“四年一贯制”培养体系
本次会议主要关注中文师范生实习及见习等实践课程体系的优化问题。双方就现行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存在的“时间短暂、衔接不紧密、效果不尽如人意”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并提出建立“四年一贯制”的实践教学体系。王璨书记提出建议:“可考虑将雨湖区所属中学作为实践基地,实施双导师制,使师范生能够深入参与教育研究与教学活动,从而实现从理论学习到实际教学的平滑过渡。”
《德育与班级管理》课程创新:一线名师进课堂
鉴于师范生在班级管理方面能力不足的现状,会议集中讨论了《德育与班级管理》等课程的改革方案。王璨书记提出,新方案应包含“高校 + 一线教师”联合授课的模式,并邀请中学班主任共同构建“案例教学库”。通过“真实情境再现+现场诊断”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王璨书记还现场分享了“问题学生转化”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并建议共建“中学德育难题案例库”,以便师范生能够提前熟悉真实的教育环境。
考核评价破局:多元动态评估机制
在教育实习及见习考核方式的优化进程中,双方计划实施“三维评价体系”:除了传统的实习报告之外,将增加教学视频分析、教师成长档案评价以及实习学校满意度调查等新内容。王璨书记建议:“应当开发数字化考核平台,通过收集过程性数据来实现动态评价,特别关注师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韩家俊在会议总结中指出,此次合作象征着校地协同育人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将构建一个常态化的联席机制,邀请中学名师参与课程设计,并全程参与实践课程的教学,以确保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需求能够实现同步共振。”据透露,新版人才培养方案预计将于2025年秋季学期正式启用。
文/韩家俊
图/隆雨薇
一审:官其玲
二审:欧阳萍
三审:曾志东